南昌家教网:微课程让教师爱上研究


来源:南昌家教中心 日期:2013-7-17

南昌家教网:微课程让教师爱上研究






来源:南昌家教中心 日期:2013-7-17


【编者按:2012年的教育界,“微课程”是一个高频词。微课程从哪里来的?是什么?有何用?微课程起航于湖北宜昌天问小学,微课程给天问小学教师和学校带来怎样的变化?本文可以给我们解惑。】




2012910日。周一。教师节。 南昌家教网www.0791jiajiao.cn


当天天问小学的升旗仪式由六一班担任,整个过程令全体师生倍感温暖。全班孩子动情的朗诵了一首歌颂教师的诗,情之真意之切令人动容,很多低年级孩子被感动的哭了。孩子们还为全校每位老师献上了一支鲜花。


那周的教师例会上,班主任胡维森老师播放了自己制作的微课程,讲述了六一班筹备升旗仪式的全过程,全校老师们才知晓了“升旗”背后的故事:


诗歌是由孩子们自己写的。为了写这首诗,班长发动全班孩子写诗、评选、修改,并请教其他班级的写作高手,六易其稿。因为是自己动笔写的,有了孩子们的情感加温,现场朗诵起来自然真切、动人,才感染了现场所有人。


鲜花是孩子们自己挣钱买的。很多孩子申请自己为老师买花,但孩子们集体决定,还是用班级“义卖”挣得的200多元钱买花献老师更合适。虽然200元只能为每位老师送一支花,但意义深刻。


献花过程是孩子们精心设计的。孩子们讨论,给教师献花,不能只是简单的赠送,应该借助这个机会,创造情感纽带,叙述与老师之间动人的故事瞬间,表达真诚的祝福,让送花更有意义。因此,才让献花的过程令很多教师“受教育”。每个孩子一一对应的来到自己鲜花的老师身边,“老师,虽然我还不认识您,但我自看到您第一眼起,我就感觉您很温柔,很有耐心,您一定是一位好老师。”这位刚参加工作的老师事后哽咽的说,我没想到能得到孩子这样的鼓励,我一定要做个好老师。“我以前不喜欢数学,是您的数学课,让我对数学有了兴趣。谢谢您,老师……”


这次“微课程”之后的升旗,各个班级的升旗仪式不断的给全校师生惊喜,都力争“真实,创新”,能打动人。孩子们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,不断的体验和丰富着积极的心理感受。微课程,有助于开发教师的实践经验,便于同伴间的相互启发,促进知识在组织内的流通。


胡老师还将微课程通过网络,发给教师网友,得到一片赞誉,很多教师留言说深受启发。胡老师因此受邀到当地兄弟学校交流班主任经验。微课程,因为是视频(可视化)、有音乐,用时短,适于网络传播,便于教师经验的交流传播,以影响更多的人,同时促使教师获得较高的自我认同。


这是天问小学众多微课程中的一个,也是天问小学运用微课程、开发微课程中的一个例子。“研究—实践—制作—反馈—反思”,这是目前天问小学正在尝试的微课程之路。在这个过程中,教师正逐步感受着专业素养的提升。


微课程:在天问小学启航


天问小学是一所私立学校,师资普通,环境一般。但凭借引导教师做研究,倡导教师用研究的眼光看待日常的教育实践,鼓励教师记录和累积日常的教育教学故事,教师初步具有了研究意识和热情。正是这样一批普通的老师,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,从而惠及了学生的发展,因此在当地颇有影响力。


但如何让老师葆有创造的激情和持久的动力,这是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。天问小学试图通过促进“教师发表”(刘良华语)来突破这个节点,“教师发表”不仅仅包括专业文章的刊发出版,更多地表现为即时的分享、同伴的交流等等。教师在向外分享自己经验的同时,获得自我认同和满足,保持前行动力。


因此,学校创造了很多交流分享的机会,校内教师例会、教研活动、专题活动,均将教师推向前台;校外游学访学,促进教师与外界交流。当然,也从教师的“教育叙事(每周一得)”择取优秀推荐到刊物发表。但随着教师研究意识的增强,种种方式,均不能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分享渴望。


有无更快捷更广泛的传播和交流方式?


其实这并非只是我思考的难题,我的忘年交——李玉平老师(鄂尔多斯东胜区教研室副主任)早就在思考着引领教师研究的新方式。201012月底,李玉平老师召唤我到深圳龙岗教师进修学校,与该校刘静波校长一起探讨此话题。懵懵懂懂中,我们都期望能开发一种促进教师高质量学习的新方式。在接下来几个月的交流中,我们思路逐渐清晰,李玉平老师提出: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,溶进微时代的理念,开发可视化的课程。课程一事一议,短小精悍,配上音乐,文字少,韵味长,案例折射理念,让课程富含黏性。因为用时短、叙述精,故起名为“微课程”。


说实话,我们当初对微课程的思考也并不清晰,对它的期望也并不高远。我们没有试图给微课程一套宏大的理论阐述,我们也没有一开始就希望微课程能引发教师轰轰烈烈的变革。从人的成长规律来说,这似乎也是不可能的。我们只是一个朴素的想法,想创造一种让教师更愿意接受、乐于学习、轻松学习、学有所获的新方式。


有了这个想法,李玉平老师便尝试制作了几个。我们教师会议时一播放,没想到老师们的反响极好。天问小学的老师至今记得20113月,第一次接触微课程,播放《泰迪的故事》的情形。对于《泰迪的故事》,天问小学的老师早就耳熟能详,一点也不陌生。可是,当全体会上播放了五分钟的《泰迪故事》视频课程时,许多老师的眼眶都湿了。无需过多的讲述,无需苦口婆心的劝说,画面中,泰迪那一脸茫然的表情,配上唯美的音乐,再次深深触动了老师们的心弦。


有老师写到,“是的,五分钟,就五分钟,却足以牵动整日因为繁琐的班务而心力交瘁的我有些麻木的心灵……”,“后来才知道,这个只用五分种却能让我们陷入深深反思的,就叫微课程……”


没过多久,创始人李玉平又向老师们推荐了《坐在路边鼓掌的人》和《孩子眼中的家长》两个微课程。有老师将微课程在家长会上播放,希望能给家长带来启发。没想到播出效果远超出了意料,许多家长都在家长会留言薄上留言。有一个班的家长委员会还发起了一次“孩子眼中的家长”主题论坛,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。


同时,李玉平老师在其他几个省市试验的效果也是出奇的好,相当受欢迎。越是这样,越是需要沉静。是不是只是形式好玩,是不是仅仅昙花一现,是不是只有短暂的兴奋?于是,我们沉下心来开始思考这种方式带给老师的价值:


可视,便于网络传播。因为是微课程的成品是视频,所以便于新媒体的传播,随时随处可以播放,适合现代人的学习特点。


配乐,多种感官刺激。以往的方式,教师往往感觉枯燥,微课程配上音乐,视觉、听觉的、触觉多种感官同时调动,促进学习效果。特别是与内容相符的音乐,渲染了学习现场感。


短小,适宜快餐式学习。快节奏、高效率是时代特征,快餐文化应运而生。五分钟的视频学习,适应文化主流。


一事一课,寓理于事,富含黏性。微课程一事一课,一事一议,将道理融于故事、案例,将实践(故事和案例)穿透理论,更利于教师的接受和把握。


一直等到20111111日,全国11个省市的50多所学校120余人齐聚天问小学,正式成立促进“促进教师高质量学习联盟”和“微课程”开发联盟,天问小学成为该项目的启航校。这次会上,初步研究确立了微课程开发的组织和标准。


微课程:激活教师研究的兴奋点


微课程研究项目在天问小学的启航,给天问小学教师极大的刺激。因为天问小学老师坚持写“每周一得”已经三年了,人均积累了约十万字的心得,很多精彩的案例可以开发成微课程。那段时间,老师们像打了“鸡血”似的,课余时间全部趴在桌子上埋头开发自己的微课程。一时,ppt制作高手迅速走红,成为校内最受欢迎的人,被纷纷请教和求助。可以说,因此全校教师ppt的制作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。一个个制作精美的“微课程”陆续完工,便欣喜若狂的被放在网络上“显摆”交流,享受着同伴的欣赏。


当大部分教师还沉静在喜悦中时,部分先知先觉的老师有了迷茫和困惑:这微课程到底是考量ppt的制作水平,还是关注内涵?


这其实是老师们在开发微课程初期容易产生的误区:因为微课程的表现形式很吸引人,所以往往被外在的形式所吸引,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ppt的制作上了,而对内容的提炼,对内涵的把握欠佳。所以,这期间制作出来的微课程,往往形式漂亮,内涵欠缺。


于是学校引导:不仅关注形式的精美,更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文字提炼,内涵把握上。可能是因为“必要的弯路是需要经历的”,无论如何引导,此时老师们的兴奋和冲动,挡也挡不住。寒假期间鼓励老师们各自开发1-2个微课程,结果大多令人大跌眼镜:那么好的故事,这么漂亮的ppt,可微课程文字反映的内容却大失所望。要么是文字的堆砌,要么是提炼不精当,重点不突出。


渐渐地,老师们不满意了,但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。

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正是微课程的价值所在。微课程,看似短小,其内涵并不简单。或许正应证了那句“浓缩的都是精华”,越短小越精悍。


微课程与教育叙事的文字描述不一样。制作微课程,不是简单的将文章转换为ppt视频。复杂曲折的、生动活动的故事,用精炼的语言、短小的ppt(每张ppt40字以内)表达出来,并非易事。微课程,语言高度凝练,要求制作者具有较强的提炼能力;情节富含波折,对编导的能力要求较高;切入角度精准,要有较高的教育素养;提升到位,需要一定的理论积淀。因此,ppt制作精美仅仅只是一个“外包装”,而关于内涵的把握,则是微课程的灵魂。一句话,微课程看似简单,其实比写一篇好文章要求更高。


可能会有质疑:复杂理论认为,任何事情都是复杂的,背景丰富、关联复杂的故事,抽取为极简洁的ppt,凝练的同时剥离了丰富的背景,还真实么?有可学性么?是的,任何事件都具有复杂性,但只有在众多复杂的事件中,找寻具有普适性的,最具核心的价值部分,才具有传播性。尤其面对学习者,简约的更易把握。具有核心价值的部分,一定是通俗的,简约的。只有简约的,才是永恒的。简约不等于简单,简约承载大智慧,映射着大道理。


面对花了那么大精力制作的微课程作品,为什么仍旧不太满意?一时间,老师们有点无所适从,激昂的热情退却不少。出现这些问题是正常的,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。更何况,这是极具挑战的专业发展的事。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。遇到问题,研究才刚刚开始。


微课程:核心价值在于微研究


虽然说教师暂时的迷茫属于正常,但作为组织者,应该给予及时的引领和导向。于是,我们请李玉平老师,科研领头人和教师同伴协助,对教师的微课程“半成品”,逐一进行再加工,进行专业化的提升与梳理。有的是专家与教师一同分析、改进;有的组织同伴共同协商改进。同样的故事,同样的案例,专家的视角与梳理与教师有很大不同。教师再将两者结合,逐一对比反思,教师自然明白了差异与差距。


对前后作品进行比较之后,老师们感叹,“哦,专家就是专家,我怎么就想不到呢!”“这样表述更清晰。”在对比反思中,老师们体会着思维方式的不同。


“原来我做的这事这么有意义,我还没有认识到呢!”经过专家的梳理和提升,以前看似简单的,无意识做的小事,其实富含教育味道,值得有意识的关注。从促进教师研究的角度来说,微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启发教师将平时无意的、无意义的行为,转变为有意的、有意义的教育教学行为


“从这个角度来切入确实更有价启发!”“嗯,这事还可以这么做。”经过专家的点拨,同一件事情,还有另外的操作方法和思路,为启发教师心智打开了另一扇窗。


这种对话和引领,不是外界的简单置入,是面对面的,是场景化(基于同一问题)的,是基于教师自身发展需求的,是帮助教师生长拔节的过程。这样的引领是高效的,比单纯的外界输入的价值要大得多。


以上阐述的微研究,仅仅只是微课程研究中的一种形态,即开发、研究微课程对教师研的帮助。其实,微研究还有更为丰富的含义:倡导教师关注日常的教育细节,用研究的视角加于分析,在不断的实践、反思、交流、提升中,积累教育智慧,建构属于教师自己的教育学知识。这也就是李玉平先生多年前提出来的“三小研究”(小现象、小问题、小策略),现进一步发展为微问题、微研究、微课程。


从小入手。比如说,老师们经常面对的困惑是:拖交作业,字迹潦草,上课注意力不集中、课间矛盾多等等,均是些再具体不过的问题。这些问题不解决,影响教育教学效果、影响教师心境,进而影响教师生命状态。这些问题不解决,高效课堂、高质量学习都只是空中楼阁。而这些问题的解决,属于教师的实践智慧范畴,并不是简单的学习可以获得,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反思、感悟、累积。我们将教师组建成不同的研究小组,在实践、交流、分享、对话的过程中,相互启发、相互影响,用同伴的智慧启发团队。同时,引导教师将实践中的故事用叙事的方式(每周一得)记录下来,聘请专业人员一一跟踪点评,激发教师的实践智慧。对于经典的案例,倡导教师开发成“微课程”,分享给更多的同伴。


这样的“微研究”,因为能解决一线教师的实际问题,促进教师日常工作的改善,较受教师的欢迎。“微研究”,让老师们不再认为研究很神秘、枯燥,消除了“研究”的恐惧感。相反的,让老师亲近研究,爱上研究。


有了这样“微研究”的积累,才可能开发“微课程”。否则,没有背后的研究作支撑,开发“微课程”将成为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。因此,“微研究”包含了两方面含义:一是关于日常教育实践的研究,二是关于微课程开发的研究。对于教师发展来说,前者的重要性超过后者。正是基于此种认识,我们建议微课程“使用优先”,不建议教师一开始就开发“微课程”。


天问小学因为有前期大量的案例积累,所以开发出了成系列的微课程成品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管理


管理文化


《不签到》 《不“检查”》 《别样的例会》……


管理制度


《出国游学》 《团队评价》 《捆绑评价》 《双稿酬》……


德育


班级文化


《学习是什么》 《心情管理员》 《花样奖励》……


家校合作


《家长会的变化》 《毕业旅行中的教育》 《如此过“六一”》 ……


教学


教学秩序


《延展性的课程设置》 《丰富的兴趣活动》 《天问课堂关键词》……


小组合作


《合作学习五招》 《好的合作行为》 《小组评价》……


围绕学校的每一项工作,几乎都有相对应的“微课程”,我们将其分类打包,以便教师交流分享。这些作品的内容,虽然有的略显稚嫩,但这是老师们当下的自己的最佳做法。将其开发出来并分享有着丰富的意义:教师开发的过程是反思、梳理、凝练、提升的过程;同伴欣赏的过程是启发、互助、学习、传播的过程。


更为重要的是,这其实滋养、完善着学校发展框架系统。学校发展,应是全方位的、立体的、系统的,某一方面的变革,很难促进学校整体面貌的变化。在学校顶层设计的前提之下,需要支架和血肉。这些微课程,正是学校这个肌体的血肉,为骨骼提供着丰富的营养。微课程不断更新、完善、创造、丰富,增强着自身造血功能,让肌体富含活力。


微课程:向其他方面拓展


在品味到了微课程的真正价值之后,老师的创造力依旧不减,有几位老师甚至有点“痴迷”。不仅将自己的优秀案例开发成微课程,而且尝试着将自己阅读的好文章、好书籍、好电影,也用微课程的形式呈现了出来。如阅读课程《头发着火了》,电影微课程如《小人国的秘密》等,纷纷出台。阅读分享会上,老师直接用微课程播放,然后深度对话;接待外来考察团,有老师直接将自己的经验做成微课程播放后,问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么?”;终于,2011年秋季工作总结会上,有老师直接用微课程代替交流分享。


因为微课程便捷的传播性,阅读的享受性,让教师个体的经验在团队中实现了快速传播。这种传播即分享,是团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传播的速度决定着团队学习的质量。微课程实现了团队经验的快速流通,影响着更多的老师。半年之后,我们惊喜的发现,教师捕捉素材的触觉更敏锐,书写每周一得的视野更广、质量更高,思维方式逐渐发生着变化。不能说完全是微课程带来的变化,但可以肯定的是,微课程加速了其进程。


大量的开发,微课程越来越丰富。于是,每周的教师例会上,固定板块分享微课程、研究微课程。比如在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例会上,先请前期实验者杨华梅老师对合作学习总体介绍,然后播放杨老师制作的《互助交流五招》,接下来,根据微课中的内容,与会教师提出困惑与思考,与杨老师现场交流对话。声情并茂的微课程,比以往枯燥的讲座,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。而学校例会,在微课程的推动下,变成了促进教师成长的培训会


很多学校邀请老师们做经验介绍,以往需要长途奔波,现在通过网络,传播几个成品微课,学校自己就可以完成,极大的降低了成本。即使亲临会场,老师们也必定播上几个相关的微课程,品质立马提升。


教师的创造力真是不可估量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有老师将微课程运用于课堂之中,用在了学生身上。语文课中,根据需要制作了反映作者背景的微课程,在音画和文字的衬托中,将作者深深的刻在了孩子心上;引导孩子做网络图时,有老师将其他班级的网络图做成微课程分享,给小作者带来成就感的同时,也形象的引导了全班孩子;《十项专利》是孩子们好的学习方法的集合,微课程把这些孩子变成了专家,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。


微课程的开发,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便捷。因为工作关系人事变动,某项事物需移交给另外人员,以往的交接漫长而低效,即使交接后也会不断“被咨询”。现在有了微课程,详细记录了工作流程,减轻交接程序,同时避免了信息流失。


微课程不是万能的,不可能解决教师进步、学校发展的所有问题。但微课程给教师带来了创造的灵感,给团队注入了生长的活力。微课程能促进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研究,这就足够了